Hma2
行业资讯返回
青冈深度贫困县的崛起之路
时间:2022-12-23      来源:中国·汉麻谷      作者:中国·汉麻谷

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青冈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份,95%以上耕地是旱田。虽是深度贫困县,但誉今日之青冈为快速崛起的县域发展新星并不为过。有例为证:

从昔日玉米大豆唱主角、发展单纯靠农业,到如今被列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四个“百亿产业园”拔地而起,带给青冈全新的面貌——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遍布园区,带动全县70%以上土地实现规模经营,辐射周边市县200多万亩的玉米种植,已然形成玉米、汉麻、生猪、南瓜籽四大区域加工、物流、贸易中心;从过去县域经济排名一直处于全省后十位,到如今多项指标增长领跑全市、晋位全省前列,发展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人刮目。今年一季度,青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5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56.9%,位列全省县(市区)第四,全市第一。

曾经有名的穷县,通过解放思想,勇于实践,趟出了一条依托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日前,记者深入青冈调研采访,探寻其快速崛起的成功奥秘和路径。

驱车行进在青冈县城,绿树掩映,街道整洁,一个个公园、一块块绿地错落其中;与城区紧紧相依的,是近年来拔地而起、连片发展的四个“百亿产业园”——

“融”字当先高站位绘制城乡联动产业地图

走进位于青冈玉米百亿产业园内企业“京粮龙江”的中控室,其高科技和现代化让人惊叹。整洁的机房内两名身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对着几十个屏幕,轻点鼠标,轻松操控整个加工车间的运转——玉米浸泡、破碎、分离等,所有工序都由电脑控制完成,偌大的加工车间内看不到一个工人,生产加工完全实现自动化。

在产业园内,这家企业还只能算是“小弟”,而大名鼎鼎的“龙凤玉米”在青冈县已有20年历史,年加工量从15万吨已发展到130万吨。2016年底,以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为核心,青冈县规划建设玉米百亿产业园。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2017年,总投资14亿元的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青冈县玉米百亿产业园区内拔地而起,当年立项、当年建成、当年投产,既创造了项目招商的奇迹,也画出青冈县产业地图的浓重一笔。

“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产业、市场协调发展的产业地图和产业图谱。我们在谋划青冈产业地图时,首先明确主导思想是高端站位和融合发展。一方面,要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衡量自身优势和打造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走从原料到市场全产业链一体开发的融合发展之路,依托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培育大龙头、科学延伸产业链条、丰富完善产业图谱,通过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传统农区‘吃干榨净’农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新路。”青冈县委书记杨勇说。

秉承这一理念,青冈玉米百亿产业园在3年内引进建设嘉丰塑业、源发物流等相关企业13户,形成以淀粉精深加工和鲜食玉米加工为主要方向、涵盖加工贸易物流包装发电的全链条现代产业集群,2018年实现产值92.97亿元,带动全县农民售粮直接增收1600万元,吸纳农户务工4580人,被评为首批国家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预计今年产值将达107亿元。

数字骄人,产业实力更不可小觑:核心企业年加工淀粉180万吨,为亚洲单厂最大玉米淀粉生产加工企业;产业园年加工玉米230万吨,将本县所产玉米消化掉之余,还将包销周边市县玉米130万吨,折合种植面积180万亩左右;由于园区粮多、贸易量大、存储量大、运输量大,山东最大的出口企业诸城兴贸集团有意将其物流公司总部移至青冈,“大商所”的玉米交割库和淀粉交割库先后落地于此,项目触角延伸到期货市场的产业园,成功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对产品市场价格形成的话语权。

秉承这一理念,青冈县另三个“百亿产业园”:以全球最大亚麻纱、汉麻纱生产加工企业——金达集团为牵动的汉麻百亿产业园;以全球领先的葵花仁和南瓜仁生产基地——青冈本土外向型企业赛美公司为依托的葵花南瓜百亿产业园;以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饲料行业十大领军企业——四川铁骑力士集团为引带的畜禽百亿产业园,都在高起点设计、大龙头引带、全链条开发、多产业融合之中同步推进,迅猛发展。它们与“玉米百亿产业园”一起,变身赋能现代农业、振兴县域经济的“四大金刚”,开足马力延伸产业链、打造价值链,唱响农区振兴新曲。

在四个“百亿产业园”带动下,青冈县域经济跑出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2018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5%,位居全市第1位;规上工业用电量增长59.9%,位居全市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872元,增长7%,位居全市第2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利润2.6亿元,税金7080万元,出口创汇5388万美元。

如今在青冈县,工农融合、换位思考无处不在。发展基地、引进项目、建设集群……让产业链上的所有主体都实现效益最大化,青冈县委县政府在摸索,在实践——

“靶向”施策力促产业各环同频共振合作共赢

在青冈县劳动镇自立村汉麻种植基地,金麻谷种植合作社的1000亩汉麻长势良好。“采用的是金达集团的品种,全部用精量播种机密植,飞机航化喷药,今年的品质肯定有保证。”合作社负责人张志超信心满满。

金麻谷种植合作社与“金达”合作已有3年,今年共种植汉麻4000亩。3年中,从外行到行家里手,金麻谷合作社摸索出了一整套汉麻种植“增收秘籍”。理事长张志超如数家珍:“汉麻种植有三个要点:一是秋整地,整平耙细是关键。二是选好种,合理密植产麻多。三是顶凌播,种在冰上麻质好。今年合作社花150万元购进一条打麻生产线,经过这一初加工环节,亩效益至少能增六七百元。”

谈起汉麻,副县长冯晓东感慨颇多:“刚引入汉麻种植时,大家不懂,以为长得越粗壮产量越高越挣钱,都不敢按照企业建议的种子量播种,以为稀植才好。结果麻长成了,企业来人一看说坏了,麻秆太粗纤维少,这样的原料就不值钱了。这个教训对大家触动很大,产业融合发展,不是说说而已,产业各环必须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整体才能真正有效益,形成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

为了“合作共赢”,让产业链上的所有主体都实现效益最大化,青冈县委县政府煞费苦心。以汉麻为例,为扶持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县政府出台了汉麻规模种植100亩以上每亩150元种植补贴政策。面积上来之后,品质不佳问题凸显,于是一方面派科技人员与金达集团共同指导农户科学种植,一方面调整补贴政策,由单纯看面积补贴改为按产麻量补贴。伴随汉麻种植水平的提高,又出现了外地企业争夺麻原料的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第二次调整补贴政策——一方面合作社或农户要凭金达集团的收麻凭证领取补贴,另一方面鼓励合作社自建打麻厂,向初加工要效益。

靶向施策,同样是青冈工业旗帜——龙凤玉米20年不衰的一个根本原因。走近龙凤玉米产区,远远地就看到送粮的车队在路边排成了长龙,足有两三公里。公司党委书记郑建波说:“到秋后卖粮车队更长,有时候能排二三十里地远。为方便本地农户销售粮食,我们特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即到即卖,24小时内结算,仅此一项,青冈农民可节约斤粮运输成本0.02元,相当于每斤多卖两分钱。”

在青冈畜禽百亿产业园,领军企业铁骑力士青冈公司走的是另一种“企业保原料、农民保受益”之路。2018年,县政府利用涉农整合资金5.5亿元,作为产业扶贫资金与铁骑力士长林公司合作建设万头父母代种猪扩繁场1处和生猪育肥场15处,铁骑力士负责扩繁场和生猪育肥场运营,并每年支付保底收益3000万元。

在青冈县中和镇二排五村,记者看到总占地20万平方米的1万头父母代种猪扩繁场正在紧张建设中,一排排木质内结构、垂直通风的封闭猪舍已经成型。据介绍,虽然扩繁场要明年才能见到效益,但作为涉农资金投入受益人,全县9084户贫困户在去年底已经得到了铁骑力士青冈公司支付的500万元分红收益。

近年来,青冈县通过发展基地、引进项目、建设集群,全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订单生产、流转土地、资本入股、劳动就业等多种形式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农业与工业的紧密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带动发展加工玉米基地130万亩、鲜食玉米基地13.3万亩、汉麻基地6.1万亩、葵花南瓜基地2.5万亩、小麦基地5000亩,带动生猪养殖33.63万头;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复合型经营主体总量达到9个,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704个,种养家庭农场发展到689家,种养大户发展到3769户,全县70%以上土地实现了规模经营,培育打造“尽美”“赛美”“道台府”等有市场影响力的商标12个。

融合发展带来了产业链上的“头强尾壮”,更带来了青冈县令人刮目的经济社会发展,青冈人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底,外出打工的青冈人返乡务工率高达27%以上——

“接二联三”深度融合换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于2014年的青冈县昌盛镇沃土丰达合作社,现已发展成经营耕地4.76万亩的“合作社+公司+农户+村集体”复合型经营主体。硕士毕业回家务农,合作社理事长仲维华是一个“不凡农民”。他说:“是融合发展的现代理念引领我们合作社实现了快速发展。”

原来,合作社建立之初,自营耕地只有700多亩,土地规模小、效益低,仲维华想到了资源整合,“不求我所有,但求为我用”,通过“托管代耕、规模流转”经营模式,合作社现有农机设备59台套,经营能力扩大到4万亩以上,吸纳入社农户1579户。面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仲维华开始探索“期货再保险”经营模式,将自然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将价格风险转移给期货市场,广泛融合的思路再一次支撑了合作社的腾飞,“降成本、提标准、强质量、增效益”的理想终于照进现实。“预计今年可实现利润400万元。”仲维华说。

同在黑土地上耕耘的黑龙江大董黑土地农业有限公司也在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中找到了新感觉。“现在公司是全省最大的速冻糯玉米穗生产基地,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产品畅销十余个省份,2018年实现利税1700万元,今年新上的冷库项目,9月中旬就可投入使用。”总经理董占和说。

透视一个个亮点,融合发展带来了产业链上的“头强尾壮”,相互呼应,更带来了青冈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整合全县涉批、涉证、涉费等79个部门,率先打造县级人民办事中心;“最多跑一次”事项共计221项,占总事项的61.1%;招商引资硕果不断,政府投资更加高效。针对农业产业化短板弱项,结合脱贫攻坚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采取“靶向”投放,全力打通产业链的“最后一环”,2018年统筹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5.3亿元,其中3.16亿元投入到农业产业化项目,占比高达59.6%;发放“产业带动”模式贷款19834万元,惠及贫困户3318户;通过农产品初加工减免、增值税不动产一次性抵扣税收优惠政策,2018年为相关企业、合作社减免税额2925余万元……

一个各行各业共谋经济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副县长高福军说:“据统计,全县外出打工的,2018年回到本地务工的达到27%~30%。仅四个百亿产业园,就吸纳务工1.05万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最多达到1万元。”而省级重点高中落户青冈,县级医养水平全省领先,百姓走出家门十几分钟即可见公园、绿地或广场……一项项民生礼包,更是伴随着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不断刷新青冈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时代,新青冈,新期待。

Hma11
                          返回首页|关于我们|网站声明|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黑ICP备13000956号-1
Hma12
Hm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