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CBD的最佳摄入及吸收方式非常感兴趣:CBD雾化共有多少种方式?都有哪些方式?以及为何选择CBD加热雾化是在众多雾化方式及吸入制剂的选择中是最合适的?因此特意请教汉义生物科技研发团队,能否从医药角度详细介绍目前的雾化方式及吸入制剂,于是有了今天的独家分享:
集结篇:
CBD雾化共有7种常见的方式,可以通过选择3种常见雾化方式的一种,或者可以通过直接选择4种常见吸入制剂的一种。
雾化方式包括压缩雾化、超声雾化、加热雾化等;
分述篇:
1、压缩雾化
医用压缩雾化器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1)药品是水溶液也可是油溶液,但一般多为水溶液,如果不溶于水可制成油溶液,但油溶液做辅料对肺部影响较大;
2)雾化后的粒径也要小于5um;
3)药液需做无菌处理。
2、超声雾化
超声雾化是利用超声波定向压强,使液体表面隆起,在隆起的液面周围发生空化作用,使液体雾化成小分子的气雾。超声雾化器的振荡频率为1.7MHz 或2.4MHz,超过人的听觉范围,该电子振荡对人体及动物无伤害,设备通过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另外在雾化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负离子,其与空气中漂浮的烟雾、粉尘等产生静电式反应,使其沉淀。
药物如果实现超声雾化需要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1)必须是水溶性的,如果不溶于水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使药物溶于水液再进行超声;
2)经肺吸入的雾化液需要无菌处理,技术难度高;
3)雾化后的水雾粒径需小于5um,需要结合药物进行研究。
3、加热雾化
1、吸入粉雾剂吸入粉雾剂,系指微粉化药物或与载体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贮存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
吸入粉雾剂有以下特点:1)药物或添加辅料(多为乳糖)后可微粉化为5um左右的颗粒;2)颗粒不易吸潮或团聚,被吸入后可均匀附着于气管、支气管周围,或直接被肺泡吸收。
CBD粉末极易团聚,实验是经球磨、水液球磨、气流粉碎等方式可达粒径约为20um,很难达到吸入制剂要求。
2、吸入气雾剂气雾剂系指将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分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成雾状喷出,吸入后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气雾剂按照处方组成可分为:溶液型、乳剂型和混悬型气雾剂。
根据处方中辅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种:1)药物、抛射剂系统;2)药物、助溶剂、抛射剂系统;3)药物、表面活性剂、抛射剂系统;4)药物、表面活性剂、助溶剂、抛射剂系统。常用的抛射剂有氢氟烷烃类(HFA)如四氟乙烷(HFA134a)和七氟丙烷(HFA227)。在处方中常见一种或几种抛射剂联合使用。
CBD疏水性强,制成喷雾剂需加表活剂或助溶剂,CBD在抛射中几乎不溶,需借助乙醇助溶。载药量极低。
3、吸入喷雾剂喷雾剂按照处方组成可分为:溶液型、乳剂型和混悬型。喷雾剂的处方组成与气雾剂比较,除没有抛射剂外,其它组成基本一致。喷雾剂一般由药物、溶剂、助溶剂、表面活性剂组成,有时根据药物理化性质的不同加入稳定剂。如使用防腐剂,应关注其对安全性的影响。
CBD在吸入喷雾剂中的应用与气雾剂类似,存在载药量低,粒径控制难度大等问题。
4、雾化吸入液雾化吸入液是将药物配置成水溶液或油溶液,使用上面介绍的加压或超声雾化器,将其雾化成5um以下的小液滴。一般会与雾化器结合使用。
CBD要制成雾化吸入液需要加入大量的表活剂或油液,载药量低,吸入后对肺部影响较大。
雾化是唯一不需要加热或燃烧大麻产品的肺部给药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哪种雾化方式或吸入制剂对CBD体内摄入吸收来说是最好的呢?
经过上面所述的压缩雾化、超声雾化、加热雾化,吸入粉雾剂、吸入气雾剂、吸入喷雾剂、雾化吸入液等7种雾化形式或吸入制剂的分析,总结如下:
1、压缩雾化CBD可溶于MCT等油溶液,利用高压气流将CBD油溶液打散成10um以下的细颗粒,通过减速后由人体吸入。但油液吸入肺部后体验感极差,很呛人,且对肺部可能有损伤。——看来不是CBD的最佳选择咯~~~
2、超声雾化CBD超声雾化产品多为概念性补水化妆品,1mgCBD可增溶至1-3ml水液中,雾化时间为30min,且因增溶加入大量辅料,吸入体验感极差。市售产品多为化妆品补水产品,起不到治疗作用。——看来不是CBD的最佳选择咯~~~
3、加热雾化市场上CBD雾化产品多为电子烟,其沸点为410-500℃之间,洛沙平沸点为458℃。CBD加热雾化成药的可能性大,但需要在加热体系和雾化体系的设计和精准配合上下功夫。——看来有可能是CBD的最佳选择咯~~~
4、吸入粉雾剂CBD粉末极易团聚,实验是经球磨、水液球磨、气流粉碎等方式可达粒径约为20um,很难达到吸入制剂要求。——看来不是CBD的最佳选择咯~~~
5、吸入气雾剂CBD疏水性强,制成喷雾剂需加表活剂或助溶剂,CBD在抛射中几乎不溶,需借助乙醇助溶。载药量极低。——看来不是CBD的最佳选择咯~~~
6、吸入喷雾剂CBD在吸入喷雾剂中的应用与气雾剂类似,存在载药量低,粒径控制难度大等问题——看来不是CBD的最佳选择咯~~~
7、雾化吸入液CBD要制成雾化吸入液需要加入大量的表活剂或油液,载药量低,吸入后对肺部影响较大。——看来不是CBD的最佳选择咯~~~
综上所述
CBD通过加热雾化给药实现的可能性最大,但是需要在加热体系和雾化体系的设计和精准配合上下功夫。如果有一款产品,既能够专门针对CBD的沸点溶点进行加热温度的设计,并且设备还结合CBD本身的药品特性来进行配合,以通过雾化设备提升CBD的生物利用度,同时实现制剂学和设备工艺结合的创举,那么无数需要CBD的人们将会看到崭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