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科技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联络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发展网联合主办,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关村国联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促进中心具体承办的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论坛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成功举办。
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调研员张冬、联盟试点工作联络组秘书长李新男、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李耀华、联盟协发网秘书长程学忠,以及
与会代表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的宏观目标既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坚定承诺,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在需求,将给中国的产业结构、生产与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通过近四个小时的线下研讨和在线公开交流,参会各方就科技部试点联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行动方案达成了以下共识:
1、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中央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密集地出台决策与部署。我国能源需求尚未达峰;工业用能占比高;电力供给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转型难度大;交通、钢铁、建材、建筑和农业等部门脱碳技术仍待突破;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平衡等,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形态,已成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建设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实现“3060”目标中,各相关联盟需根据产业特点,在产业低碳转型、转变生产方式过程中充分发挥联盟的科技创新和引领作用,将“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创新工作作为联盟的重点工作。
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发挥技术创新、产业支撑带动作用,积极研究制定促进各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路线和技术体系。
4、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推动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进传统产业、交通和农业等领域的低碳转型;推动建筑节能大幅度降低碳排,支持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建设近零碳示范区工程;推动太阳能光热发电等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比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推动绿色发展的示范技术、工程和产品,推动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助力。
汉麻产业联盟代表就充分发挥汉麻产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中的作用提出了思路和建议,表示下一步将集中力量研究制订促进汉麻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路径和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