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风光。王有银摄
沙棘饮料生产线。 孙美玲摄
边境县孙吴最近名声大噪。7月末,全球首条“清洁型汉麻生物脱胶自动化生产线”投产、汉麻板材综合加工项目开工、和哈药集团合作种植药用汉麻……历经7年的努力,孙吴的汉麻产业发展进入“井喷期”。随着“虹吸效应”的不断释放,几年前还在探索中前行的“孙吴汉麻”已成长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风光宜人的秀河景观带静卧城南,缓缓诉说着汉麻给小城带来的美丽转变。
种植,从五百亩起步
孙吴县,六山一水一草两分田,传统农作物大豆种植产量低、收益少。“怎样帮助农民增加收入,除了大豆,我们还能有什么?”这曾是孙吴干部、群众一直在思考的“世纪之问”。因地制宜、科学研判,汉麻种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012年,孙吴县辰清镇一个合作社试种了500亩汉麻,成为该县鼓励扩大汉麻种植以来第一个吃螃蟹者。
311省道穿孙吴县沿江满族乡哈达彦村而过。在公路旁,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汉麻田。汉麻已有3米高,顶端开着白色的小花,走近麻田,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哈屯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跃龙告诉记者,这片麻田总面积为4200亩,是合作社为哈药集团订单种植的药用麻。再过几天,这片地汉麻的花和嫩叶就该采摘了,正等该公司的专家来指导。这片地也是孙吴县首批试种的药用汉麻。红旗乡建设村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种植的3000亩纤维用麻也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孙吴县汉麻协会秘书长国景飞告诉记者,今年,该县汉麻总种植面积13.2万亩,其中0.42万亩是药用麻,其余皆为纤维麻。
虽然汉麻种植的比较效益较高,但绝大多数农民并不掌握种植技术,要重新学起,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种植风险。另外,当时县里并没有汉麻加工企业,所产麻纤维要远销外地,这也大大制约了汉麻种植的推广。因此开始的一两年,农民种植汉麻的积极性并不高。
解除制约汉麻种植推广的各个瓶颈,孙吴县出实招、放大招。
为缓解汉麻种植专业合作社资金短缺难题,孙吴县政府出台了《孙吴县汉麻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并设立了规模为400万元的汉麻产业发展基金。该基金的一半由县财政提供,另一半由孙吴县汉麻协会社会融资。该基金在能够为汉麻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的银行设立专户作为贷款保证金,银行按1∶5的比例为合作社提供种植贷款。
孙吴县有关部门还向上争取,将汉麻种植纳入农作物轮作补贴;并和保险公司沟通,将汉麻纳入种植保险,县财政对保费给予一定程度补贴,即使在绝产的情况下,投保的合作社和农户也可以做到有收入。
为了获得汉麻种植和加工方面的技术支持,孙吴县积极与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联系,聘请相关专家不定期到孙吴给予技术指导。孙吴县还派相关部门人员远赴云南省考察后,根据《黑龙江省禁毒条例》,制定出台了《孙吴县工业大麻暂行管理办法》,使该县的汉麻种植有法可依。
县委县政府的呵护和扶持大大提高了孙吴汉麻的知名度。2016年7月,孙吴县被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汉麻之乡”称号。2016年和2018年,孙吴县举办了两届“中国汉麻发展·孙吴论坛”。2018年3月,“孙吴汉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
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孙吴县的汉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6年便达到了8.99万亩,2017年和2018年均超过了10万亩。至去年底,孙吴县有汉麻种植专业合作社17家,打麻生产线19条、烧炭生产线15条。去年,该县的汉麻合作社平均每公顷产汉麻干茎7吨,出麻率20%左右,生产打成麻1万吨左右、麻屑3.5万吨,完全可以为大型纺织企业、秆芯综合利用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孙吴县的汉麻种植和粗加工初具规模。
天之草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 姜冠英摄
链条,正在加速形成
产业要想发展好,龙头企业不能少。
在黑龙江(孙吴)汉麻产业园,孙吴天之草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崭新的厂房显得很突出。7月28日,这家公司的汉麻纤维加工项目投产。
走进天之草的汉麻纤维生产车间,不会让人有进入汉麻脱胶工厂的感觉,而像是进入了食品加工企业。传统的化学方法是用强碱或强酸来为汉麻皮脱胶生产麻纤维,过程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都十分严重,厂房内异味扑鼻、污水四溢。而天之草公司给汉麻脱胶的过程中既无异味也无污水。
“我们给汉麻脱胶不用碱也不用酸,用的是微生物。”孙吴天之草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凌指着厂房一侧类似一个巨大集装箱的密闭设施说,“我们这个装置叫‘清洁型汉麻生物脱胶自动化生产线’,微生物就是在里面把汉麻皮的胶‘吃’掉的。”
李凌还告诉记者,天之草采用的微生物脱胶方法是他们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买断取得的,生产工艺是由公司的科研人员自己研制出来的。用这种方法和工艺来给汉麻脱胶与传统方法比起来既节能又减排,还大大提高了效率,全过程从184个小时缩短到8个小时。
在生产线的终端,一条鼓风布袋里有麻纤维团连续地被吹出来。李凌抓起一把纤维团并将它送到记者面前说:“用这种生物方法脱胶出来的麻纤维非常接近于棉花,毛絮纤维都保留着。这样的麻纤维非常容易印染着色,用它制作出来的服饰穿着起来也会非常舒适和高档。”
据说,完全达产后,天之草的这条汉麻生物脱胶生产线一年可“吃掉”10万亩地的汉麻原料,生产1万吨麻纤维,产值可以达到7亿元。
在麻纤维生产厂房的旁边,有一排厂房正在建设中,那是天之草公司投资建设的二期项目——汉麻板材综合加工项目。该项目的原料就是汉麻脱胶后的副产品汉麻秆芯,其投产后将年产4万吨汉麻秆芯超细粉及4万立方米汉麻汉芯板。该项目中还包括建设汉麻嫩梢应用中试中心,为汉麻嫩梢综合开发利用做技术准备。届时,便可以对汉麻“一鱼三吃、吃干榨尽”。
在天之草投产之前,已有相关的汉麻加工企业落户孙吴:国海汉麻发展有限公司年可加工2000吨精干麻,并年生产含麻纤维40%的汉麻袜子30万双。2017年成立的万利汉麻种植加工合作社加工生产的阿象山牌汉麻籽油早已投放市场……
黑龙江(孙吴)汉麻产业园区主任赵学青介绍说,目前园区里的天之草汉麻纤维加工项目现已投产;天之草秆芯综合利用板材加工项目、深圳中瑞康汉麻秆芯综合利用项目等也已开工建设;还有由云南银特汉普公司与哈药集团共同计划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的汉麻种植和大麻二酚(CBD)提取加工项目、由浙江金鹰集团计划投资5500万元建设的汉麻种植和纤维加工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
记者还从孙吴县招商局获悉,由中首华奥投资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6亿元的汉麻提取加工项目、由湖北精华纺织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汉麻种植和纤维加工项目正在洽谈推进中。
汉麻产业链条越拉越长,汉麻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孙吴县的汉麻产业目标明确:到2020年孙吴规划种植汉麻25万亩,并辐射周边县份种植达到40万亩;到2022年,规划以孙吴为中心的汉麻种植核心区全面建成,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辐射周边县份种植达到50万亩;到2026年;孙吴汉麻种植面积争取达到60万亩,辐射周边100万亩。以汉麻为原材料的纺织、医药、食品、保健品、新型建材等十余个产业链条,企业达到集团化发展规模。
辰清粮库。 姜冠英摄
机械收割汉麻。孙美玲摄
汉麻,助农增收的最佳选择
从2012年引进以来,汉麻种植高产出、高收益的事实给农民带来了希望,如今种植面积逐年猛增,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选择。
虽然遍身是宝,但汉麻本身并不娇贵。孙吴地处北纬49度,气候条件独特,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汉麻的日晒夜露,所产汉麻的分裂度和麻束断裂比强度高、麻束纤维强力高、纤维素含量高,明显高于国家标准1~1.5倍。
现在的孙吴县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大豆和玉米。冷凉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大豆和玉米的产量都不高,农民收入一直无法提高。而种植汉麻的经济效益要比种植大豆和玉米高很多。据测算,种植汉麻的效益是种植大豆的2~3倍,是种植玉米的1.2~1.4倍。
另外,由于多年的耕作,孙吴县的耕地也早已出现板结、地力下降的现象。汉麻的种植对土壤的改良效果非常明显,它既可以培肥地利,还能灭掉土壤里的一些有害细菌,并能吸收某些重金属。孙吴县农业部门多年跟踪检测表明,种植汉麻的下一个茬口能增产10%~15%。
顺应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实现农民增收,在审慎分析县情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后,孙吴县委县政府于7年前做出了引导农民大规模种植汉麻的决定。
农民种植汉麻,不仅比种植大豆、玉米增加收入,而且在农闲时节,还可以到家门口的汉麻加工企业打工赚钱。王跃龙说:“很多当地的农民都来合作社打工,合作社最多时用工多达200人,捆麻、运麻、打麻、分等……短工每个人一个月能赚四五千元不等,每个劳动力年均增收4万元左右。”
汉麻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到加工的各个环节均可吸纳大量劳动力。据估算,每条打成麻加工生产线可吸纳40余劳动力就业,平均每个加工季每人收入20000元以上。建成21条加工生产线,从事种植、加工、贸易等的农户达100多户,从业人员达到2700人。这大大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汉麻种植有力地拉动了孙吴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质量效益优秀县评比中孙吴县名列第一,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由全省的第63位跃升至第24位,是全省上升最快的县份。汉麻产业在孙吴县的脱贫攻坚中也承担着重要角色。据测算,孙吴县的汉麻产业扶贫带动贫困人口1000余人,贫困农户采取土地入股、流转等形式参与种植汉麻3.5万亩,500多人从事汉麻加工生产,贫困户人均每年能增收2000元以上,极大地促进了扶贫脱贫工作,“合作社+扶贫”的模式已经初具规模。正阳山乡的双山村,红旗乡的建设村因为种植汉麻摘掉了多年“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虽然气候和地理区位条件决定了孙吴是传统农业生产的贫弱县,但是几年的实践证明,汉麻种植确实为我们闯出了一条助农增收、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好路子。”孙吴县县委书记代树奇说。